“下个阶段,我们一定要拿下‘千里马奖’。”站在二阶段“蜗牛奖”领奖台上的纺化桥南工厂副厂长韩建设当众许下承诺。
“这次我们真的拿下‘千里马奖’了。”纺化桥南装卸组主管宋书润站在三阶段“千里马”领奖台上,散发着梦想已成真的光芒。
通过现场采访纺化桥南工厂副厂长韩建设和宋书润,小编发现在二阶段“蜗牛奖”事件后,“痛定思痛”,项目组当机立断,召集组员,重新分工,建立权责明确的工作制度;从评分项目入手,细化分析现场和作业工作,审查与标准的差异处,对症下药,有序推进整改工作。
优化人员配置,提高任务执行力
这次纺化桥南立体仓库项目组特地设立了三人专项组,对立体仓库进行不间断检查、监督、整改工作,三人专项组对现场平时作业进行了进度跟踪,有效协同沟通困难问题,及时有效完成当日任务,做好日清工作,做好每项任务的验收工作。除此之外,还配置了文字专人、现场跟踪专人,帮助现场操作工理解、执行作业指导书的宗旨,进一步提高任务的执行效率。
立体式整改协调,管理工作标准化
从原料仓库到成品仓库,仓库内部上下游统一协调整改,有利于管理标准一致化的落实;面对发货量大的现状,调整作息时间,延长配送时间,提供有保障的配送服务;从一张纸一个模式到标准化库位编导书,制定严格的库位管理指导制度;在内部管理整改的同时,聘请外部专业老师,针对现场问题点、期望优化点制定有针对性的作业指导书,做好现场管理提升工作。协调时间与空间上的立体式作业管理,推进现场的标准化管理。
权责明确定制度,打造参观样板区
从通道到门窗、包装产品、货架,划分工作责任区,建立承包责任制,从厂区到休息办公场所,深入员工工作、生活,培养员工清扫主动意识,增加清扫涉及面,降低清扫遗漏点,形成立体式清扫整改方案。面对日进出货量高达400吨、日参观流量较大的现场,垃圾清扫工作尤为重要,桥南立体仓库在参观线上的样板区打造工作也将任重而道远。
标准化管理制度来源于现场需求,优质的现场又需要标准化管理制度作支撑,还有团队内那份众志成城、超拔的执行力也成为了黑马逆袭的关键之道。纺化桥南立体仓库正在架构的是一张优质现场、标准化管理、专业化人员配置的整改网络蓝图。
从“蜗牛奖”到“千里马奖”的体验,在精益TPM江湖上混的你get到了吗?
科普时间:
在大多数生产制造企业物料的摆放还是平地堆垛式摆放,没有有效地利用生产空间的时候。纺化桥南厂区已经用上了立体货架,不仅解决了仓库容量严重不足、进出库作业效率低、仓储成本越来越高、库存管理难等问题,还大大提升了企业管理水平和国内一流企业的品牌形象。
纺化桥南厂区的立体货架系统有许多的优势——优势一:增加库存管理,使库存容量大大增加;优势二:出入库效率明显提高,减少车间入库时间和装卸出库时间。此外,立体货架每个库位都有库位标识,对于出入库的准确性提升,减少找货时间,提高物流装卸效率,更好更快的为市场服务。优势三:降低安全隐患,减少货物损耗。货架上的货物相互不接触、不挤压,减少货损;优势四:推进精益管理。由原来的平地码垛变为货架平行码垛,使货物堆放更加美观、大气,改善了仓库现场环境,整齐的防撞柱,清晰的6s管理看板,显眼的安全通道和划线,使仓库管理精细化、规范化、标准化。